欢迎来到开云电子app-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园地>学理论>详细内容

新华社:“两个结合”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5:29 浏览次数: 【字体:

瞭望·第一学习|“两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

文 | 王梦昕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起点,应高度关注、深入领会。

  深刻认识历史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彼此契合”,是立足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实践,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相遇相识、交织激荡、相融相通关系演变的高度总结。

  近代以来,学术界、思想界从救亡图存的角度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但也有学者敏锐意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一致性。

  随着党的事业不断发展,我们党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逐步走向成熟。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化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是我们党立足百余年经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认识的极大深化,讲清楚二者的融通和契合,从根本上解决了二者“能不能结合”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生动表述,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地位,为新征程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准确把握基本契合点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相互契合的,就必须深入到二者契合的内容本身,即找准基本契合点。可从五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追求相契合。

  作为马克思主义永恒的价值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本质是努力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是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从春秋时代孔子主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再到近代康有为提出“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均蕴含有实现“大同社会”的深沉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强调的是没有剥削和压迫,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之世理想,强调的是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最终世界和平、天下大同。二者本质上都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和描绘,在价值目标、个体追求上存在高度契合之处。

  第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民本思想相契合。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民群众从来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中华民族一向有着深厚的民本思想,既有强调“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又有强化德行修养、完善社会治理的政治智慧,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充分彰显出民心至上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都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在重视群众的决定性作用、以人民利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角度上是高度一致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针对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革故鼎新”追求的是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代表的除旧布新、与时俱进精神;“自强不息”则强调天道运行不息,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始终奋进。

  将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命精神相互比较,不难发现:二者为追求“新”事物或制度,必然要革除“旧”事物或制度的辩证、发展思维是相通的,在“求新”“革命”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奋斗不止、昂扬进取的斗争精神也是高度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观念上的相融相通,为它们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又一内在可能性。

  第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相契合。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大生产带来的生产力快速增长,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个人的、民族的历史逐渐转变为普遍的世界历史,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呈现出开放化、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在对外关系上,中华民族讲求的是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讲信修睦”,出自《礼记》关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论述,讲信是修睦的前提,修睦是讲信的结果,讲信修睦是实现社会安定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亲仁善邻”,出自《左传》记载的“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意指国家应该亲近仁义,与邻国友好相处。中华民族对待邻里关系的态度是“远亲不如近邻”,素有“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美好期望。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是内在契合的。

  第五,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类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生态理念是天人合一、万物并育。“天人合一”出自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意指天、地和人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不可能独存,必须遵循宇宙自然的总体法则,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万物并育”源于《礼记》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意为人与万物共同存在、和谐统一于大自然之中。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本质一致的,都强调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并共同追求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展现出高度契合性。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二者才能够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实现内在有机的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真正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发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产生了累累硕果。

  在宏观层面,我们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在具体层面,毛泽东创造性地吸收和改造了“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思想,对“实事求是”作出新的阐释,推动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创造性引用“小康”概念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把握,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继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化学反应”绝非脱离实际产生的,而是我们党深深扎根于实践推动实现的。离开了实践,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可能成为现代的。同时,“化学反应”产生的理论成果又反过来指导了实践,对今天的实践产生了切实的文化滋养。

  因此,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向更深层次看,“化学反应”的最高境界是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化学反应”,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两个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这一文化形态不但顺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瞭望·第一学习|“两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

文 | 桑田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他深刻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道出了“两个结合”的运动规律和成果形态,为新时代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法、路径和目标。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一方单向度地汲取另一方,没有哪一方在结合中失去自我,而是二者互相激发、互相补充、互相汲取,彼此都在结合中获得了丰盈、厚重、革新等跃升,谱写出一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成为更好、更伟大彼此的双向奔赴,聚变升腾共同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百余年来,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理论走向具体实践,是摆在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理论,但不能直接照搬照抄。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践,需要充分结合具体的国家民族、时代特点和历史条件等因素。从这一角度讲,马克思主义不能自动直接用于解决中国问题,必须面对“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这一伟大历史课题。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根本途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键在于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的“历史”和“时代”,具有中国的“形式”和“内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恰是中国“历史”和“时代”的凝结,也是中国“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让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更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进一步获取历史和实践的支撑。

这个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这个结合的理论结果,就是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坚持推进“两个结合”,历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重大理论成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内涵,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庇佑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适应新的时代条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价值相通,一经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就充分吸收、改造和运用。我们党在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

——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了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民族独立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用于指导革命,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桎梏,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有了民族独立,有了创造文化的主体也就是人民的解放,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才能得到保障和巩固,才有了赓续发展、向现代转化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国家富强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用于中国的建设和改革,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融入世界现代化浪潮,促进中国的各方面社会条件向现代化发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也必然向现代转化,并日益焕发新生。

——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了在现代背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来强调国家要“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价值取向。但怎样建立起这样的国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夺取政权、推翻反动统治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身处弱势的无产阶级要加强联合与组织。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无产阶级结合实际,创新运用这一理论,在革命中建立起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成功取得革命胜利。

在取得政权、建立国家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实际,创新运用这一理论,领导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把国家权力真正通过一系列安排交给人民。

在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方法论支撑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实现。

——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马克思主义以其开放性和时代性,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

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有“民为邦本”的理念。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民为邦本”的“民”由“臣民”转化为“人民”,在此基础上凝练并升华出“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新的内涵和时代表达。

通过这些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自身基本价值理念的基础上,有了更广阔的生长空间、更有效的实现路径、更鲜明的时代特征,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这一转变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重新在世界现代文明之林中绽放,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也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二者深度融合、聚变升腾呈现出新的成果形态,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什么?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它既蕴含五千多年的文明延续,更体现当前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站在深厚文化底蕴上的最新文化成果形态。进入新时代,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直接体现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更加百花齐放。因此,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就是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不断繁荣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命体。

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新”在哪里?

“新”在既赓续了古老文明和中华文脉,但又不同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命体,而是中华文明生命更新的结果,蕴含并体现着时代发展趋势。“新”在既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又浇注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并在“结合”中合理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更加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新”在由“化学反应”造就,并不断继续反应、更新,是一个持续丰富发展的“进行时”形态,富有旺盛的成长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每一种文化形态都与历史实践共生,从历史实践中来又反过来为其提供文化底蕴和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这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将不断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汲取养分,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历史实践提供文化底蕴、精神共识、价值引领和思想凝聚,始终拥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和战略定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互相成就”的最重要成果,为我们党成功推进和进一步推进“两个结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不竭的精神力量,为世界发展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瞭望》2024年第26期)


 

瞭望·第一学习|“两个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我们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阐述“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真正创造出接续历史荣光、彰显时代气象的新文化,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两个结合”本身就是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理解其深刻内涵,需要从大历史观出发,回到近代以后特殊的时空条件和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辛探索。然而,这些探索均以失败告终。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单纯依靠中华传统文化或西方各种政治思潮都救不了中国。

  民族危亡之际,究竟什么思想能与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相适应?究竟什么思想能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再次来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成为当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各种相互激荡的思潮中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典型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共产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也不是简单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某种思想与理念,而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主张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把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与中华民族千年理想有机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彰显出民族特点。

  毛泽东曾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当我们将“两个结合”置于中国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大历史中来看,置于中国人精神面貌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历史转折来看,“两个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同时为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打开了崭新空间。

  有力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如果说“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和内在机理,那么“第二个结合”则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使我们党在百年探索中不断掌握思想和文化上的主动性,并将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从道路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这条道路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道路,是赓续民族血脉的道路,是延续古老文明的道路。“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从理论层面看,“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创立的,是坚持“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彰显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比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挖掘中国古代民为邦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汲取中华文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智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理念,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等。

  从制度层面看,“第二个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奠定了深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

  植根中华大地、传承深厚中华文化基因,就是“中国之制”切实管用的重要密码。

  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能被称之为“思想解放”的重大事件屈指可数。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了新文化新思想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促进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经验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勇于进行理论升华和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第二个结合”,并明确其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意义十分重大,内涵十分深刻。

  首先,“第二个结合”有力回应了错误认知。

  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长期存在两种主要错误认知。一种是文化虚无主义,主张“去历史化”“去价值化”,甚至全盘西化,矮化与无视传统文化。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盲目崇拜、全面肯定传统文化,甚至妄图“以儒代马”,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两种错误认知,都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前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绝无共存的可能性;后者则过分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主导性。两者在本质上采取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有力回应和纠正了这一谬误。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相互结合,并且已然取得成功并将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其次,“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进一步明确并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身份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种有所区别但又有机结合的双重角色,不仅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什么,而且也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中必须进行“第二个结合”,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

  二是进一步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价值。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贯穿其中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肯定。

  从历史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命脉。从现实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从世界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三是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第二个结合”是对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论断,为解决马克思主义与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中国答案,在中华文化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两个结合”既是革故鼎新的历史,更是开辟未来的征程。“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世界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一,坚持守正基础上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创新的前提是守正。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只有始终守好“魂脉”与“根脉”,守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才能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

  第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必须始终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科学态度,深入挖掘其中的有益成分,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

  正确处理好转化和发展的关系。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第二个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立足现实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第三,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当代中国正阔步行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在赓续古老中华文明基础上开拓的,其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都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新时代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就是要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国文明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携手不同文明,共同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为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动力和更为广阔的空间。阔步新征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走好“两个结合”这条必由之路,用好“两个结合”这个最大法宝,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 | 董晓彤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瞭望》2024年第28期)


×

用户登录